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
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2022年是我國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暨北京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周年。根據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年度工作計劃,在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和北京市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北京城市規劃學會近期組織編制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匯編集(2013年-2022年)》。在入選匯編集的108個優秀案例中,包括優秀規劃研究課題29項、優秀建設實施項目50項、優秀社會參與活動29項,串連了老城、中心城區、市域、京津冀四個空間層次,涵蓋了老城、三山五園地區以及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
2022-06-21 11:16朱自煊先生長期致力于歷史城市保護與發展問題的研究,是最早將城市設計引入我國城鄉規劃領域,并應用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學者;通過以北京什剎海歷史文化街區、黃山屯溪老街等引領性的保護研究實踐探索,為我國城市設計和城市保護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2016年獲得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
2022-06-21 11:152022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制度設立的四十周年,為了促進名城保護事業的發展,清華大學將以“清華與名城四十年”為題,開展系列學術活動,旨在就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創新探索和實踐成就進行研討交流。首場活動將于6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傳承與創新——清華與名城四十年”。會議邀請以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相關設計院、企業、清華校友為主的名城工作專家與領導,進行學術報告與圓桌討論,主要議題為回溯名城40年工作歷程與成就、交流最新的名城研究成果、分享保護利用實踐探索、保護管理工作經驗、應對未來挑戰等。
2022-06-21 11:13近年來,各地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抓手,穩步推進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前文我們回顧了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與規劃“一張圖”系統建設的進展及問題。基于自然資源的管理職能、“一張圖”系統的功能定位,本文我們試著回答系統為什么建設、系統要解決什么以及建設什么樣的系統的問題。
2022-06-21 11:11近期,多地突發疫情,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廣大清華同衡人克服重重困難,積極應對疫情挑戰堅守崗位,積極做好駐場技術咨詢服務,積極推進各地項目開展,服務“抗疫大局”與“規劃發展大局”兩不誤,為支持地方城鄉建設和經濟復蘇貢獻同衡力量。
2022-06-21 11:10本文為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陸昊發表于《求是》上的文章,闡述了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022-06-21 11:08吳良鏞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是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和帶頭人。2022年5月7日是吳良鏞先生的百歲生日,為致敬和祝賀吳良鏞先生,6月5日,“吳良鏞人居思想的科學貢獻”研討會通過線上方式舉行。會上,吳良鏞先生發表了致辭。百余名行業內同仁共賀大師百歲華誕,共同感悟信仰的力量。
2022-06-07 10:17近年來,各地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抓手,穩步推進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期間在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信息化方面面臨諸多困惑。本文結合清華同衡多年規劃領域信息化經驗,回顧反思“一張圖”系統建設過程中的問題與短板,重新理解并認識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以期為各地規劃信息化建設提供更切實可行的業務管理解決方案。
2022-06-07 10:15面對北京地區新一輪疫情,清華同衡廣大黨員群眾迅速響應,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當中,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在街道,作為責任規劃師協助制定疫情防控基礎圖,以專業力量筑起疫情防控屏障;在社區,作為防疫志愿者執行核酸檢測采樣、引導答疑等任務,用偉大抗疫精神筑起疫情阻擊防線,綻放最美同衡力量。
2022-06-07 10:10清華同衡生態城市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積極探索“兒童友好”與“自然教育”的相關實踐。在兒童節,讓我們一起來盤點關于“兒童友好”的那些事兒。
2022-06-07 10:09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