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硅谷”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其核心和主體在海淀,園區聚集了大批國際國內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但經過多年的發展,以百望山為界的海淀南部地區已基本建成,空間上的飽和已成為了限制高新技術產業長遠發展的瓶頸。
本次規劃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海淀北部部分將作為中關村區域未來的空間戰略載體,承載中關村的產業發展,將作為新的城市產業職能核心區,成為將北京建設成為世界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淀北部地區區域整體自然本底條件優越,整體綠化覆蓋率高,有大西山、南沙河、翠湖濕地等山水生態資源,是北京市多年以來十分珍惜的生態資源集聚區。在這樣的區域進行規劃建設,優越的自然生態優勢也同時賦予了規劃項目以高度的關注度和敏感性。規劃必須尊重人與自然的統籌和諧關系,在集約利用土地與環境保護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
核心區位于海淀北部地區中央,西南為大西山山脈,北側為南沙河及翠湖生態濕地,規劃整體布局需要與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態資源協調交融。借鑒吳良鏞院士“將城市依山水而構圖,把連片的大城市化成為若干組團,形成保持有機尺度的‘山-水-城’群體,則城市將重現山水景觀的活力”的思想,規劃在平面布局的結構方面,在充分保護自然山水的良好生態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水系、綠楔、道路綠化帶等的穿插、滲透,將自然引入到城市建設區內部,使城市與自然交融在一起,并且通過這些生態要素的劃分,將規劃區劃分成為了若干個“斑塊”組團,形成山-水-城交融的整體。規劃在濱水地區進行較低強度開發,減少對自然條件的影響。而原有環保園、創新園由于已有部分建成且已與多家企業簽有合作協議,本次規劃基本延續其已基本形成的低強度建設模式。在其他剩余地區進行中等強度開發,適宜于創新型企業的自主建設。規劃區整體開發強度按圈層控制,高中低開發建設強度相結合,將為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不同需求定位的創新型企業提供多元化的空間選擇。
在整體高度的控制方面,充分考慮城市建設與自然山體之間的空間關系,使高度較高的建筑群落集中并位于山體環抱趨勢的圓心位置,形成山體與高層建筑群之間良好的空間呼應關系。
在城市景觀的塑造方面,沿北清路等主要道路通廊,南沙河的主要水系通廊、南北向的綠楔廊道部分,空間尺度較為開闊,規劃具有原生態的景觀類型,營造疏朗開闊、與周邊自然的大格局相協調的通透整體空間氛圍。在斑塊組團內部,營造由建筑群所圍合的點狀及面狀開放空間,及沿人工景觀河道及街道的線狀開放空間,通過多種宜人的空間尺度,滿足自主創新產業人才對景觀環境的品質需求。
在城市設計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深化層面)的編制工作。在地塊指標體系的制定和地塊指標控制上嚴格按照城市設計確定的圈層結構布局控制,引導城市形態和空間建設的良性發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