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克宗古城火災恢復重建民居恢復與改造建設規劃”是在獨克宗1?11火災發生后,由我院名城所、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牽頭,聯合我院公共安全所、消防所、智慧城市所團隊,共同開展的服務災區重建的規劃設計項目。聯合項目組以極高的社會責任感,在1個多月的時間集中優勢兵力、高效整合各項資源,完成了該項規劃,有力的支持了災后重建工作,收到當地政府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獨克宗古城1?11火災焚毀區位于香格里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古城核心區,對于災后重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尊重歷史、尊重民族文化、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總體要求,州、縣政府則要求重建應符合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要求,適應“統規自建”的需要。本次規劃的編制有三大難點:一是政府、社會對恢復古城災前風貌期望極高,但一方面災前系統測繪、建檔資料缺乏,另一方面,伴隨20世紀初的旅游開發,古城大量傳統民居被不當改建,如何甄別、確定每處建筑恢復重建的具體目標是本次規劃的最大問題;二是需要研究適合古城的消防解決方案,尤其是建筑間距、防火分隔、建筑材料等如何兼顧消防與古城風貌的問題;三是由于除文物外,其他民居均采用“統規自建”模式進行重建,為延續古城傳統而多樣的風貌特征、適應不同產權人使用功能的需要,規劃需構建既能滿足傳統風貌管控要求、又具有一定彈性的管控體系。
規劃首先以“真實性”為目標、以微信、網站平臺等新技術為手段,在傳統格局與肌理、傳統風貌特色、文物建筑三個不同層面科學確定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標準。尤其是面對災前資料匱乏和不當改建較多的困難,項目組建立了基于互聯網及微信的兩個重建資料收集平臺,陸續收集到照片、圖紙千余張,輔以規劃組及相關研究團隊積累的1998、2002、2004、2008、2012等不同年份的照片、測繪資料,科學對公眾征集的照片進行準確定位,作為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據。微信平臺還成為推送獨克宗古城重建相關信息、古城特色、消防知識等的平臺,為擴大科學重建影響力起到積極作用。
在防災方面,規劃通過劃分防火組團、規劃阻燃水幕系統、利用阻燃植物纖維瓦等新材料提高建筑耐火等級等方式,統籌解決保護與消防安全問題。
為適應“統規自建”的要求,規劃并未采取甲方之前要求的修詳規藍圖的技術方向,而是通過重建分類管控,以及“地塊圖則”+“建筑圖則”+“民居建造手冊”的導控體系,既保證災民自行重建過程滿足保護、風貌控制、消防等要求,同時又能適應各家各戶不同的功能需要。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