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國際新城核心區規劃占地面積48km2,包括運河核心區、協同發展區、生活配套區和發展備用區。其中運河核心區占地16km2,定位為文化底蘊深厚、環境景觀獨特、區位優勢明顯、適宜優先啟動的重點區域。在運河新區區范圍內,即將啟動建設區規劃面積為3km2。 北京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城市對城市建設提出更高目標與要求。在這一總體目標下,通州國際新城建設必須著眼國際高端、世界一流、國內典范的高度,在規劃研究階段就必須高瞻前駐地關注城市災害研究與安全問題,集國外先進與經驗于一體,將先期災害預防與抵御災害能力建設放在首要地位,統籌各類安全空間與安全設施,統一納入建設內容與管理框架,充分貫徹通州國際新城更高標準、嚴格要求、注重安全的規劃設計理念。1、面向通州國際新城,為建設全高端、現代化、國際型商務核心區構筑安全基石 通州國際新城是北京市實施“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東部重要地區,通州新城是城市向東發展的重要發展戰略,運河核心區作為區域服務中心、文化產業基地、濱水宜居新城,是國際化、現代化城市建設示范地區。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構建“重視安全理念、預留安全空間、保障安全設施”三位一體的城市安全基石。2、創新性開展定位高端、高層密集、水陸融合、地上地下深度開發地區的綜合防災詳細規劃 通州國際新城運河核心區地處五河交匯地區,規劃設計方案包括高層商務、文化商貿、濱水景觀、交通樞紐等多個開發板塊。陸地、水面、地下空間構成多層次、多維度的復雜開發空間,綜合防災需要從防災整體理念出發,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 的方針,由規劃理念深化到詳細設計,通過災前預防、災時應急和災后恢復系統化規劃與設計,全面提高本地區抵御特殊大災與罕遇災害能力,樹立國際國內建設現代化城市核心地區安全建設典范。3、統籌民防、消防、抗震、應急多個安全領域綜合規劃布局防災設施體系、空間體系 以往傳統防災規劃設計存在“重救輕防”、“重單災輕綜合”的趨勢,本次通州國際新城在規劃建設應首先扭轉多部門管理、公益性屬性不清、定位模糊、協調實施難度大的問題。將民防局作為統籌單位,獨立主導工作,多部門配合開展工作。在規劃過程中,緊密圍繞通州新城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融合各專項規劃,統籌各防災救災力量,協調開敞空間、綠地廣場、避難空間、地下空間等資源,引導建設便捷有效、安全健康的城市防災體系。 4、通州國際新城綜合防災規劃工作重點 針對通州區的規劃定位,結合國內外城市中心區、CBD、濱水地區等已發生災害、防災教訓等,通州國際新城綜合防災規劃應以下問題為工作重點: (1)以人為本,確保核心區各類建、構筑物建設與使用安全。就建、構筑物而言,最危險的災害是火災、地震、颶風、恐怖襲擊,特別是高層、超高層尤為脆弱; (2)地下空間具有防災適宜性與特殊危險性雙重屬性,通州國際新城地下交通、軌道、商業空間復雜,必須超前規劃、統一設計、協同建設,抗、防、避、救相統一; (3)提高設防標準、強化安全設計,提高核心區高層、超高層建筑、文物保護建筑和地下建筑的防災抗災能力; (4)提高標準、預先處理核心區各類危險源、熱源、冷源、電源、氣源、管道、管線、管廊等相關設施的安全防災問題,應當統一規劃建設,集中管理運營; (5)研究、探討防災救災設施建設責任主體、防災救災空間的規劃建設標準,為編制修建詳細規劃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5. 防災減災規劃控制重點要素與內容(1)火災 建筑物布局滿足防火間距; 高層建筑布局考慮對樓間風的影響; 超高層救援設計(直升機坪); 相鄰高層建筑高空消防水源設置; 與水系、道路規劃相結合,設置地面消防水源(取水口); 火災高空瞭望系統。 (2)地下空間 市政綜合管溝,收納地下管道,便于管理、維護,避免施工誤破壞; 強化出入口設計與引導設計,結合地面景觀設計,提高人在地下空間中行動的方向感,避免洪澇影響; 加強地下空間連通與防護,便于人員快速疏散,抵御地下空間災害迅速蔓延。 (3)道路與隔離、疏散空間布局 加強道路連通性與環狀設計,人車分流設計,避免交通交叉,提高災時疏散與救援效率; 加強標識引導設計,減少盲目避難造成的交通擁堵。 (4)避難場所 避難場所設計考慮容量需求、可達性、設施利用的便利性、與景觀的結合; 考慮與周邊區域的對接,中心區容量不足時結合周邊區域規劃設置避難場所。 (5)其它重要安全設施及建設標準 設施類型,布局標準,針對通州核心區的情況給予說明; 設施布局及安排(人(民)防空間與人(民)防設施、地下供熱設施、電力設施)。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