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大街(原名白頤路)在歷史上為舊城中心向三山五園出行的要道。建國后,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關村也從一個只有一輛燒柴的公車、住戶與墳頭共存的小村鎮,變成了今日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標桿。中關村大街作為海淀區歷史最為悠久的景觀大道,大街沿線隨周邊古典園林、大院大所和生活空間等多重功能疊加,形成了多元的景觀風貌。隨著改革開放后交通壓力的逐漸加大,中關村大街曾經十分突出的林蔭大道景觀和生態功能逐漸被交通功能所消減,大街沿線景觀環境的提升與再造迫在眉睫。
中關村大街的創新氣質是一脈相承的,這里是創新人士的聚集地,交流是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歷史上交流(圓明園的中西合璧,清華北大的開放創新精神)帶來了社會文明的巨大變革,也促生了今天開放創新的中關村。中關村大街需要更開放、更鼓勵交流的公共環境,現在的中關村大街公共空間無法激活片區活力、促進交流、鼓勵創新。
設計旨在融合安全的交通空間、活力的交流場地、生態的綠色街墻和智能的科技客廳為一體,將中關村大街打造成一條鼓勵創新交流的大街。設計以“DNA”為形象,在中關村大街的公共空間中尋找合適的交往空間與景觀功能空間進行提升改造,鼓勵與促進各類人群在街道空間中進行交往交流。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