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近自然森林系統:
以近自然森林植物群落為主體。運用異齡、復層、混交的種植手法,依據場地及功能需求的不同,營造以上三種基本的種植類型:近自然異齡林、近自然混交林、近自然復層林。對上述三種基本種植類型進行適當組合,合理布局,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城市森林體系。實現林木覆蓋率大于80%。常綠落葉比4:6;以秋冬季相為骨干樹,形成帶狀特色林蔭路,100%林蔭覆蓋;色葉樹種、新優品種、蜜源樹種、鳥嗜樹種、鄉土樹種品種多樣的喬木。
構建可持續的海綿設施:
現狀場地整體較為平坦;在保護原有生態本底的基礎上,加強山水形勝的梳理,營造出連綿起伏、步移景異的空間地形。
豎向設計遵循就地取土、平衡調配的原則,有效消納建筑垃圾填埋。
串聯多彩的林下空間:
綠地邊界以秋冬季相的風景林為主,與s路園林化的道路林帶共同形成豐茂的森林景觀,將明珠般的文化建筑環繞當中。綠地內部則綜合綠心整體結構、文化建筑位置關系、原生樹林等條件,布局8處林窗,打造彈性的林下多功能空間。城市綠心總體規劃強調“以人為本”,要求既能提供優美的環境供人們享受,又有產品、服務和文化設施為市民服務,讓城市親近自然、讓市民享受生活。對應這一原則,文化區在兒童活動、生態教育、種植空間與服務設施等全方位均有細致的落位。
關注兒童與自然的連接:
文化區利用中心林窗,打造了兒童友好空間節點——“林源擷趣”,讓城市樓宇中生活的兒童得以親近自然。空間主題是激發兒童游玩的自然屬性,突顯“森林文化”,打造出孩子們接觸自然、認知自然的森林驛站。游具設計以及場地設計提取了眾多的森林元素,布置小動物、昆蟲和鳥類形象,彰顯自然的生命力。場地設施全部使用天然、安全的工程材料。為營造豐富的全齡友好空間,根據分析不同年齡段兒童心理活動偏好,設置創意性主題、科普展示、益智探險、親子互動等環節,強化在自然中游戲的體驗感。譬如對自然生境的夸張演繹,其實是使用山地水沖石模擬巖石生境,營造特殊的巖石地貌景觀,為兒童打造極具挑戰性的游樂場所。結合兒童身體尺度和比例特征,分別設置1m和0.6m的穿梭路徑,使兒童完成坐、爬、藏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