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讓黨員們深入鄉村親身參與文化振興的實踐工作,清控人居同衡規劃院第三黨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部分群眾到房山區南尚樂村開展了“加強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支部特色活動。支部先后四次前往南尚樂村,與村支部書記和村民們進行深入交流座談,了解當地鄉村文化建設、村民文化生活現狀、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等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的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支部特色活動。
同衡第三黨支部與南尚樂村黨支部干部合影
南尚樂村位于北京房山區大石窩鎮,漢代建村,距北京市區50多公里,現有總人口約4100人,黨員104人。該村文化底蘊厚重、書畫文化源遠流長,是有名的書畫之鄉、石雕之鄉。村里建有黨群活動中心“文靖書院”,與房山區元代三大書院之“文靖書院”同名,此外,村內建有3家書香小院。村級配置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書畫教育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村內普及,被評為“書畫之鄉”。
支部黨員與村支部書記座談
2019年5月24日下午,支部第一次走進南尚樂村,在與村支部書記王占權同志的交談中了解到南尚樂村有意打造書香文化,建立書香小鎮,但同時也遇到了文化發展的瓶頸和問題:主要包括鄉村文化資源閑置、農民集體的文化生活匱乏、農民文化產品缺少渠道等問題。
書香小院
為了提升書香小院的使用率,滿足村民們的文化活動需求,促進村民們的文化交流,黨員們圍繞開展講座、文化交流等活動,努力盤活鄉村文化資源,讓書香小院充分的利用起來。重點對南尚樂村的書畫文化進行推廣和宣傳,讓村們民愛上自己鄉村的文化特色,讓村民以自己的鄉村文化為榮,推動文化的交流、學習和傳承。
5月15日至22日,同衡規劃院第三黨支部在企業內部組織了主題為“播種希望,從一本書開始”的愛心捐書活動,共為南尚樂村捐贈書籍205本,其中黨建書籍5本,中小學書籍67本,嬰幼書籍65本,文學類書籍64本,工具書4本。全部書籍贈予南尚樂村“文靖書院”,供村民借閱。所捐書籍盡量選擇了知識百科、百姓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簡單易讀的品類,希望以此帶動村民的閱讀興趣。
愛心捐書活動
8月7日,第三黨支部再次前往南尚樂村,與南尚樂村、北京愛薇歐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了主題為“同心向黨手拉手、文化傳承譜新篇——暑假的一天”特色活動。活動包括支部交流與愛心互動、趣味漢字課堂、“天眼”之父——南仁東故事講述、書畫交流等多個環節。參與成員包括同衡第三支部黨員和群眾、南尚樂村村委會成員、南尚樂村兒童、村民中的書畫愛好者、北京愛薇歐公益基金會成員等。
同心向黨手拉手·文化傳承譜新篇活動合影
對于孩子們來講,南仁東的少年、青年時代具有特別意義,他少年時代有廣泛的愛好,熱愛讀書和美術;青年時代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以保爾柯察金、楊靖宇將軍為榜樣,塑造了高尚的愛國情懷;走過祖國的大江南北、出國做訪問學者,開拓了自己的眼界;工作中只爭朝夕、刻苦研發,立志為國家發展做貢獻。通過南仁東故事的講述,激勵孩子們要樹立遠大理想,使得眼界和情懷在閱讀和行走中滋滋生長。
南仁東故事分享
第三支部黨員彭贏贏在書香小院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趣味漢字課,點燃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活動充分利用書香小院現有的書籍,激勵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引導孩子們建立了自己的“閱讀存折”,幫助孩子們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
趣味漢字課堂
書畫交流活動現場火熱,從耄耋之年的老者到初識方塊字的小學生都樂在其中,增加了村民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對于發展鄉村文化產業,黨員們探討了新的發展方式,即依托南尚樂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積極與淘寶字畫賣家和實體店店主聯系字畫銷售,從而在促進鄉村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方面達到更好效果 。
書畫現場交流
房山區大石窩鎮黨委副書記石寶君、南尚樂村支部書記王占權在活動中表示,要讓更多的孩子們愛上書畫,將書香小院和文靖書院的書籍充分利用起來,讓更多的人從中國傳統的詩書文化中汲取能量,更好的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鑄魂”工程發展壯大,以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房山區大石窩鎮黨委副書記石寶君講話
南尚樂村的支部特色活動,作為激發村民和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切入點,更多的是要讓鄉村圖書館利用起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活動點亮了鄉村的文化特色,讓村民意識到優秀的鄉村文化,愛上自己的鄉村,發自內心的認同鄉村文化,并讓鄉村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活動弘揚了主旋律和社會正氣,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充分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鄉村文化振興與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相輔相成,借支部活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與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為社會發展和國家進步增添能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