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控人居同衡規劃院第十黨支部“迎大慶、促和諧”
——白紙坊街道適老化改造提升調研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來臨之際,為加強新時代背景下的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大國首都發展目標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控人居同衡規劃院第十黨支部深入挖掘規劃專業黨員自身技術優勢,利用北京核心區街區整理等技術平臺,于8月6日在白紙坊街道開展適老化提升調研特色活動。此次調研圍繞提升老舊小區居民人居環境質量,落腳于老年人對街道空間與環境的需求,針對宏觀規劃難以解決低尺度、多細節的適老化空間改造要求,而案頭工作的規劃師、建筑師也很難發現街頭巷尾微觀空間節點問題的情況。
白紙坊街道作為支部2019年度特色活動的主調研地,有以下特色。首先,白紙坊街道是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文化底蘊,城南會館及法源寺地區文化探訪路延伸,自金代以來服務中央的重要功能片區;其次,白紙坊街道因紙而名,是北京唯一延續“坊”名的街道;再次,白紙坊街道是新中國成立后北京老城一般建成區住區規劃發展的體現,是北京近代教育發展的集大成區域之一; 最后,白紙坊街道是西城區孝老敬親示范基地,其中的萬壽公園是孝老敬親文化設施及活動的基地。
我支部黨員在對白紙坊街區進行實地調研中,首先,支部各小組聯系當地居委與部分群眾,進行了訪談工作,深入了解社區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社區背景、建筑年代、老年人口數量比例、街區內適老化無障礙設施的實際情況和社區適老化改造的意向;其次,各小組黨員同志分散組織現場勘查并總結梳理總結現狀問題:部分建筑高于路面未設置無障礙設施,部分停車隨意擺放擋住通道,部分水泥地面老化嚴重,地面不平整等等;最后,結合實際調研情況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比如對簡陋破舊的景觀設施進行微手術更新,對一些一些交通不便的路面進行了平整等等;美化了街道,方便了老年通行,促進街道和諧共生,建立了穩固牢靠的黨群關系,得到了老年人的認可與好評,通過對城市街道環境提升工作的參與,也增強了街道老年人的價值感獲得。調研中還通過問卷調查、定點觀測、跟蹤調研等方式建立黨群互動,獲得老城區更多老年人最真實的需求。
調研進行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年人的對陌生人防備心理較強,前期調研工作較困難,老年人更愿意跟熟悉的人訴說真實想法,而現狀黨群互動的渠道尚在完善過程中;所以在設施配置與布局、日常治理、平臺搭建等方面,應該為黨群互動創造條件。
此次的實地調研充分聯系了人民群眾,踐行群眾參與,使得技術型黨員在規劃設計層面更為科學,基層支部黨員在組織協調與規劃實施層面更為靈活,群眾對于黨的相關政策通過技術型黨員的詮釋更能深入理解與支持,民生利益更能夠保障。對下一步城市規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礎資料,明確了方向,為老城一般建城區“宜居適老街區”典型模式的探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